頭痛部位能判斷頭痛種類嗎

2024-05-05

在資訊發達的年代,病友走進診間之前,一定在網路上搜尋過自己的症狀。多少會猜想自己的頭痛是哪一種吧。

許多病友會使用「頭痛部位」作為搜索關鍵字,一Google就查到玲瑯滿目的資訊,有來自中國大陸的,有日本出版書籍的,有西醫也有中醫。

實在太繁瑣,在就醫前也不知道應該相信哪一篇文章。

或是有病友直接望文生義,偏頭痛有個「偏」字,那想必一定是痛一邊,不然怎麼叫做「偏」頭痛。

因此病友們衍生出許多想法,「我有時候痛兩邊,我應該不是偏頭痛」,或是「我痛一邊,我就直接請醫生幫我治療偏頭痛就好,醫師為什麼要問這麼多其他症狀?」

究竟,有沒有辦法單單依靠「頭痛部位」,判斷出頭痛的類型呢?

頭痛部位雖然重要,但不是全部

在頭痛門診中,初診病人需要提供許多頭痛的詳細資訊,頭痛部位僅僅是其中一項。

其他細節,例如疼痛感覺、合併症狀(噁心嘔吐怕光怕吵)、頭痛嚴重程度、頭痛頻率、頭痛開始的年紀、頭痛誘發因子都應該詳細記錄之後,由醫師綜合判斷。

頭痛部位並非不重要,但不能僅僅依靠部位做出診斷。

舉幾個網路上經常提到的描述。

「痛雙側就不是偏頭痛」 ,是否正確?不正確。原因是:偏頭痛病人有六成會痛單側,但也有四成病人會痛雙側。

「痛一側就是偏頭痛」,是否正確?不正確。叢發頭痛也是痛一側,也會噁心嘔吐、怕光怕吵等症狀,這些都和偏頭痛病人類似。區分的關鍵並不在於頭痛部位,因此不能說「痛一側就是偏頭痛」。

「痛雙側就是張力型頭痛」,是否正確?緊縮型頭痛(又稱張力型頭痛)雖然很常雙側頭痛,但仍然有10-12%會痛單側,因此這種說法仍有偏差。

透過上述幾個例子,相信大家能明白,頭痛部位只是頭痛的其中一個面向,其他細節必須補充完整才能看到全貌。

講一個生活的例子。要判斷一個水果,不會只用顏色區分,第一眼因為看到黃色就斷定是芒果,黃色也有可能是香蕉、鳳梨、或是小玉西瓜,都是一樣的道理喔。

由頭痛醫師診斷更適當

頭痛的診斷,必須依照國際公認的診斷標準,才能保有最佳醫療品質。

如果不確定自己的頭痛到底是哪一類,建議和頭痛門診的醫師仔細討論,不要自己依靠片面的網路資訊來判斷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