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偏頭痛要吃血壓藥?

2023-01-14

頭痛藥物,想到的首先一定是各種止痛藥吧。

可是,領藥的時候,藥師說醫師有開「血壓藥」「癲癇藥」。

一聽到藥師這麼說,小劇場全部跑出來了。

「醫師是不是開錯藥啊,那這次先不要吃,我又沒有高血壓。這個什麼癲癇藥,我的手不搖腳不抖,怎麼樣都不像是電視上那種癲癇發作啊..........」

到底醫師有沒有開錯藥呢?

偏頭痛的「急性」用藥

偏頭痛的治療方向分成兩大主軸:藥物、以及非藥物治療。

而藥物治療又分成兩類:急性用藥和預防用藥。

大家吃的止痛藥,都屬於「急性用藥」,目的是在頭痛時服用,愈快壓住頭痛愈好。

但假如頭痛已經很頻繁,一痛就吃止痛藥,不僅傷腎傷胃,還可能造成「藥物過度使用頭痛」。

偏頭痛的「預防」用藥

這時候,輪到「預防用藥」上場了。

醫師會使用一些藥物,將病人很敏感的腦神經活性,逐漸回穩。

這些藥物在調整體質,無論當天有沒有頭痛,都要固定服用一段時間。

而且不會很快起作用,需要幾個禮拜到一兩個月慢慢發揮效果。

就像吃中藥,我們不會期待「寒性體質吃了三帖藥,就變成溫性體質」,預防用藥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
這些預防用藥的種類很多,常用的包括血壓藥、血管擴張劑、癲癇藥,甚至抗憂鬱藥。

雖然來自各種不同的藥物類別,但預防效果都是研究證實的。

而藥物有各自的禁忌症和副作用,必須根據個人狀況選擇。

也要顧及懷孕或備孕,工作是否需要專注等等。

後續調藥也是改善頭痛的關鍵。

歡迎和醫師討論詢問

所以,一旦對藥物有疑惑,歡迎向醫師詢問。

如果領藥回去沒有吃,少了預防用藥,等於重回止痛藥依賴的噩夢,就很可惜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