癲癇發作怎麼辦?

癲癇發作(seizure),是腦部細胞不正常放電,簡單說就是大腦短路。
可能造成肢體抽搐、意識改變、感覺異常等等的症狀。
癲癇的原因
癲癇發作(seizure)是一種症狀,如果發作次數頻繁,就稱為癲癇(epilepsy)。
許許多多疾病都會導致癲癇發作。
先天的原因,包括一些遺傳疾病、身體代謝功能的異常。
後天性原因,包括腦中風、頭部外傷、腦膜炎、腦瘤、腦血管畸型、敗血症、酒精戒斷、血糖不正常、肝腎功能異常、電解質不平衡、藥物導致等等。
三個處理原則:維護安全、不塞東西、計時觀察
癲癇發作起來是很嚇人的。
大家在電視電影上可能有看過,甚至小時候在學校或許也有遇過。
常看到的「大發作」是雙手雙腳繃緊僵直,雙眼上吊,口吐白沫倒在地上,偶爾還會尿失禁,幾分鐘後逐漸停下來。
面對這樣的場景,往往讓人永生難忘。
假如遇到這樣的狀況,可以怎麼做?
記住三個原則:維護安全、不塞東西、計時觀察。
一、維護安全:清出安全空間,移除危險物品
移開病人周遭的尖銳物和桌椅櫃子,取下病人眼鏡,鬆開衣領和領帶,也拿掉活動式假牙。
在頭部下面墊外套或枕頭,避免碰撞。
將病人翻到側躺的姿勢,嘴巴的分泌物更好流出,避免嗆到氣管中。
二、不塞東西:「絕對」不要塞任何東西到嘴巴
這一點,我們一定要再三強調。
「千萬」「絕對」「切記」不要塞任何東西到病人嘴巴,不管軟硬都是。
癲癇發作時,或許會咬到舌頭流血,但咬到的部位都不會致命。
在口中塞東西反而可能傷害牙齒,甚至造成窒息。
以前在新聞或電視上看到的「很大愛地把手指伸進去給病人咬」「放筷子、湯匙到嘴巴」「放毛巾避免咬得滿嘴是血」都是錯的!
三:計時觀察:注意時間,觀察陪伴,直到清醒
注意發作的時間,記下開始和結束的時刻。
除此之外,只需要在旁邊陪伴他,直到病人醒來。
全程都不要去壓住病人手腳,或是嘗試停止抽搐。
如果你是病人的親友,請拿出手機,錄下發作的全程動作,包括雙手雙腳的動作、臉部表情、眼球的運動、脖子的轉向等等。
把發作過程完整記錄下來,可以協助醫師判斷癲癇種類,有助於選擇藥物。
什麼時候要聯絡119送急診
如果發作時間超過5分鐘,或是病人遲遲沒有清醒,務必聯絡119送醫。
如果你是目擊者,時間允許的話也一同前往醫院,因為你的描述,對醫生的處置很有幫助喔。
真的遇到,不需驚慌,照著三個原則做,就是超專業的急救!